2010年11月21日

Paris vu par



雖然中央大學位處荒郊野外的偏遠地勢,有時仍然會感到難得的幸福,幸好還有107電影院和魔光實驗室以及如同藏寶庫的舊圖,讓人在這個環境封閉的校園裡面仍能享有電影盛宴和豐富的視聽資源。
否則我大學無所事事的周末也許都要被你管和法文作業消耗了。

切入正題,巴黎在你們的眼中是甚麼樣子呢?
誠實地說,對於那些對法國,正確來說是巴黎,存有美好幻想或片面憧憬的人們,我不予置評。其實我並沒有資格批評別人的嚮往,因為我的確也曾經被巴黎征服過。然而,往往當我們在構築一個城市的時候,是憑藉於甚麼呢?
前陣子和夏綠蒂一同在魔光看了這部「1965眼中的巴黎」,想要寫文章的衝動一直埋在心底,卻遲遲無法動筆。這兩天意外發現舊圖竟然有DVD,太讓我驚喜了,順勢就借回來再複習一遍。
新浪潮是我上大學之後才接觸的電影風格,在這之前我所看的電影幾乎是承襲了好萊塢一脈公式的電影,即便內容頗具深度的電影,現在回想起來形式偶爾也還是略顯大同小異。從來不知道甚麼是Nouvelle Vague,認識了Trampe同時也認識了François Truffaut,然後看了四百擊。我只能說自己對於新浪潮電影還處於懵懂及欲想了解的階段,但是看了「1965眼中的巴黎」過後,加深了我對新浪潮導演及風格的喜愛。

這部電影由六位新浪潮導演所拍攝的小短片集合而成,分別是Jean Douchet, Jean Rouch, Daniel Pollet, Eric Rhomer, Jean-Luc Godard, Claude Chabrol。其中令我感觸特別深的是Jean Rouch的《北站》以及 夏布洛的《耳塞》。

在《北站》裡面,一開始我們看見一對年輕夫妻日常生活中的早餐片段。在廚房兼飯桌的窄小空間中,妻子從窗外看見北站旁邊正在興建的大樓,鬱悶而生氣,開始不停地向先生抱怨。在兩人之間的對話中顯露了妻子對於現況的不滿以及丈夫漠然且漫不經心的無奈。兩人接著開始激烈的爭吵,妻子一氣之下頭也不回地出門,在路上遇見了另一個男子。這個坦率隨性的男人不斷用言語提供女人美好的想像及誘惑,但女人卻在此時畏懼未知的際遇,在她所想望的一切面前卻步,雖然她是那麼渴望自由與神秘。一鏡到底沒有剪接的手法,述說一個女人在現實與想像之間的差距中,掙扎並作出選擇。但人往往是沒有選擇的勇氣,怯懦於無法掌控的未來並與安逸的生活妥協。Jean Rouch在最後以男人的死來對比兩個現實面的悲哀,不論如何,我們終究無法逃離自己,也無法脫離可以改變確不願改變的現況。這樣令人愕然的結局道盡了人生無限的悲哀和無奈。

《耳塞》其實和《北站》在某種層面上有異曲同工之處,但反諷意味濃厚,積極面與消極面同時並存。《耳塞》描述了中產階級家庭中的富裕男孩,生活優渥但父母都只關心自身的問題。無病呻吟成天叨叨呶呶,美麗冷漠的母親以及貪戀美色仍不減威權姿態的父親,中產階級的迂腐可笑盡在其中。男孩發現戴起耳塞就能隔絕世俗以及家庭中的紛擾謾罵,圖得一個清淨,在無聲的畫面裡面我們看見只剩動作的影像變得滑稽。雖然男孩找到了一個與噪音及生活瑣碎隔絕的方法並且樂在其中,但這樣的動作也同時造成了他無法聽見自己母親跌落樓梯時,像故障的機器一樣不斷發出的詭異呼救,因而釀成悲劇。
同樣是以死亡作句點,短短十五分鐘的影片皆已向觀眾拋出了許多深省也投下震撼彈。

這部電影中的每一個影片都不是令人安慰或歡樂的結局,反而充滿了無以名狀的憂鬱和失落的哀愁。新浪潮的導演們真實地呈現了那樣壓抑且不安穩的社會氛圍,毫不掩飾他們所觀察到的社會風貌。巴黎是否如此浪漫而令人醉心,我想在這部片中已經有了答案。

巴黎當然有她的魅力,只是這樣的魅力同時包含了她的憂鬱及混亂,還有時代和人們賦予她的衝突與不可一世。

 Paris vu par vous, que vous en pensez?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